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观众正在抛弃电影院?

2022-08-27 20:38:46 1808

摘要:△ 2022年春节档现实主义题材影片《奇迹 笨小孩》剧照。图/网络高票价正在成为当前中国电影市场上亟待正视的问题。就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春节档中,“史上最贵票价”成为了超影片本身热议的话题。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2022年春节档预售平均票...

2022年春节档现实主义题材影片《奇迹 笨小孩》剧照。图/网络

高票价正在成为当前中国电影市场上亟待正视的问题。

就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春节档中,“史上最贵票价”成为了超影片本身热议的话题。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2022年春节档预售平均票价达56.6元,这是中国影史上平均票价首次超过50元。

尽管春节档最终成绩斐然,以60.35亿元(含服务费)的总票房排名影史第二。但令业内普遍担忧的是:与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票价上涨了18%,观影人次减少了近2000万。这意味着,观众在春节观影的意愿正在下降。

史上最贵春节档

常规而言,电影春节档为春节的除夕夜到大年初六期间。数据显示,2022年春节档总观影人次1.14亿,不及2021年的1.6亿。

然而,相较2021年春节档,2022年同期电影票仅在预售阶段的票价就比2021年同期涨了18%。春节期间,记者对比不同的售票平台发现,若在春节档看场电影,单票价约在百元左右,黄金场次部分影院的价格超过了150元。

《四海》登上2022年春节档。图/网络

看一场电影动辄需要数百元,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对此不满,纷纷“抗议”:“看不起电影了,还是等网络上有了再看吧。”

记者梳理发现,从2018年相关部门要求取消票补后,电影票价就持续走高。平均票价从2012年的33.7元逐步攀升,2021年为48.9元,2022年春节档预售阶段平均票价高达58.2元。根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春节档首日平均票价为58.6元,创下历史新高。

一家影院运营方介绍,最终的电影票价由四方面构成。片方约定的最低发行价,影片发行方、售票平台、影院决定的电商平台服务费、影院服务费以及溢价。据北京青年报援引业内人士说法显示,通常,影院拥有电影票价的最终制定权。

此前,猫眼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春节档前瞻》显示,过往春节档人均观影数量仍处在1.2部水平,八成观众假期内只看一部电影。据媒体援引影院运营方的介绍,影院的收入构成主要靠电影票房分成、卖品收入、广告收入、场租收入、商务合作、会员卡等多方面组成。大多数情况下,国内票房分账收入可占总收入的65%-80%,是影院最为主要的收入来源。

外界猜测,这次的高票价或许是受新冠疫情冲击下的影院想蓄力借助观影人群最为集中的春节档挣回一笔。今年春节档影片时长两部均超过了120分钟,另一种声音显示,影城通过提高单场次的票价来抵去影片时长变长、场次变少的影响。

清华大学教授尹鸿向《中国报道》分析,今年春节档“高票价”的讨论超以往,其中一个难以忽视的原因是上映的电影难达到观众内心的期待值。

“缺乏好的电影作品,观众对于高票价就更为敏感了。”在尹鸿看来,当前的票房成了大众节假日的生活方式的反映,并不体现人们对电影的判断。“如果电影特别好,这种消费方式带动性会更强,但是如果电影并没有达到理想那么好的期待值,大家也可以选择别的消费方式。”他说。

观影人次五年新低

2022年春节档共有8部影片上映。档期内票房前三的分别为《长津湖之水门桥》《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奇迹·笨小孩》。

与常规春节档不同的是,2022年春节档的影片类型构成也发生了变化。两部战争片、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片、一部喜剧片的排列属罕见。

灯塔研究院行业分析师张荣棣告诉《中国报道》记者,在市场格局上,2022年春节档延续了2021年和2016年的“超级头部”阵型,《长津湖之水门桥》这样的头部大作占据档期40%以上票房。

包括尹鸿在内的多位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优质影片供给不足加剧了头部和超级头部效应,进一步推涨了价格。

尹鸿向《中国报道》记者分析,头部电影集中了足够的商业因素,制作工艺也在行业里处较高水平。但与此同时,尹鸿也坦言,当前头部影片的创新性和突破性较过去没有明显的提升。2022年新上映的《长津湖之水门桥》在他看来,也未能延续2021年国庆档《长津湖》高票房的良好态势。

2022春节档观影人次不及去年。图/灯塔专业版

创新性的缺失直接体现在了观影人次。数据显示,2019年春节档票房59亿,观影人次1.32亿人次;2021 年春节档票房78亿,观影人次1.6亿;而2022年的票房60亿,观影人次仅1.14亿。

更多的数据显示,2022年大年初一有2592万人走进影院,比2021年少了854万人;比2019年减少637万人。国泰君安研报指出,2022年春节档虽然播放场次创近五年新高,但观影人次却创近五年新低。

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石川接受采访时表示,观影人次的下降主要与疫情因素有关。由于春节期间疫情仍处于多点散发的状态,部分县市的影院一直处于关闭状态。影院本身加强了疫情防控工作,上座率不得高于75%、必须间隔座位等要求,也使得每一场次的观影人次出现了下降。

此前在2022开年,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就曾发布了《关于做好2021年春节档电影院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影院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严格线上售票、预约限流,确保场次间隔合理。以北京为例,根据北京市疫情防控的最新要求,春节期间(2月11日至2月17日)北京各影院每个场次的观影上座率不得超过50%。此外,深圳和杭州等地要求春节期间影剧院限流至50%~75%不等。

而对于在疫情中受到打击的影院来说,人力、房租和能耗等成本没有下降的现实情况下,疫情的反复和限流等防疫措施削弱了其盈利能力。

分析师张荣棣向记者提到,在城市分布上,今年的春节档延续了往年的趋势,一线城市票房占比略有下降,三线城市有所增长,但北京和上海仍然是春节档票房的最大票仓。因疫情原因多地影院受到影响,往年的票房重镇深圳、杭州和郑州票房产出受影响较大,虽仍处在城市票房top20但排名有所下降,天津和东莞更是跌出top20。

值得注意的是,拓普《2021年电影票价研究报告》的数据显示,即使除去疫情影响,自2017年开始,随着票价逐步走高,院线的上座率开始逐年递减。2017—2019年,电影平均票价由34.42涨至37.11元,上座率却从13.22%直线下降至10.78%;疫情后上座率至今只恢复至8%左右。

尹鸿指出,观影人次的减少说明大家对于观影的习惯正在慢慢减弱。从电影的创作角度来说,只有中上部电影整体创作、制作达到较高水准,类型形成多样化,才能支撑起观众对整个电影市场的期待和预估值。他认为,“现在基本上靠几部重头影片去推市场,不足以培养观众的观影习惯和趣味”。

供需两极分化

全球电影业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优质影片供不应求是难以绕开的问题

尹鸿告诉记者,近两年电影市场的波动还反映在电影创作生产上。影视企业处境艰难,创新难度较大且风险较高。与此同时,市场经济、社会舆情、行业监管等多方面因素的交织也让整个行业的创新力受到影响。

尹鸿称,整体来看,影院的高收费是多种因素的叠加因素,但不是阻挡观众不走近影院的唯一因素。

今年战争片罕见地出现在了春节档。图/网络

市场的虹吸效应对应到电影的排片,即可发现为数不多可供选择的影片集中在重点的暑期档和春节档。与平日的供需形成分化。

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教授支菲娜的观察里,2021年的国产影片公映总量、1000万元以上各票房区间的国产影片数量,基本回到2018-2019年的水平。但2021年春节档两部、国庆档一部,三部头部大片赢得了1/3的市场。但20亿元、30亿元体量的国产影片缺失,10亿元影片有6部,5亿元影片有7部,1亿元影片在26部,还有超过80%的国产影片票房不足1000万元。对此,支菲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日常的优质影片供给不足的问题很明显,市场长期处于饥饿状态,自然就形成了大档期堆高的现象。

“光靠几条鱼把春节档的水放干了,可能对电影行业是恶性循环。”令尹鸿担忧的是,电影方把“赌注”压在节假日,提高票价形成“一锤子买卖”。长此以往,观众把看电影归类于生活方式的趋向就更为明显,电影与观众也会形成断层,未来可能出现电影的消费能力下降、消费需求降低、消费方式转移的可能。

“某种程度上说,观众仅仅被讨好是不够的,观众需要被电影的综合完成度所征服。”在他看来,良性的态势下,电影市场还是需要良品化和多样化。电影的创作要重拾其活力,同时,社会也要为电影创新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舆论环境、经济环境。对于电影市场而言,既要规范化,同时又有一定的特殊的空间,让它有创新的资本和动力。

撰文:《中国报道》记者 邱 慧

图片来源:网络

责编:徐豪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